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积极推动“党史教育进课堂”活动,在学院核心专业课程《纪念性空间公共雕塑创作》的教学中,以“广州红色文脉纪念性空间公共雕塑创作”为主题,通过“专题+课题”形式,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公共艺术创作实践互融互通、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新模式。
创作革命历史题材是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的优良传统。《纪念性空间公共雕塑创作》自 2018 年开设以来,以“纪念性空间场域精神营造”为导向,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与培养目标,在教学内容上选取关注社会、关注重大历史事件的题材,与空间考察研习有效结合,创作了许多反映中国优秀历史文化,记录社会现实,集公共性、空间性与纪念性于一体的公共雕塑作品和设计方案。在本学期的该门课程的教学中,学院教师王浩带领 2017 级公共雕塑专业方向19位同学,传承红色基因,对广州越秀区的红色文脉和场域精神进行调查研究,以杨匏安故居为起点,先后考察了农讲所、烈士陵园、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、观音山战斗遗址、中共三大会址、团一大广场、中山纪念堂、广州起义纪念馆、黄花岗、海珠广场、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,通过理论梳理、现场调研、场域分析、方案讨论、模型制作等教学环节,历时 6 周,最终呈现了7个展现广州红色文脉的纪念性公共空间雕塑方案,为广州红色文化建设与发展贡献了广美智慧,拓展了公共雕塑教学研究介入区域文化建设的新边界。
广州是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的策源地,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,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,课程《纪念性空间公共雕塑创作》将党史教育引入课堂,融入教学,强化了作品思想内涵的深度,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效果,同时也激发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,增强同学们以艺术介入社会、服务社会的使命感。
(信息来源: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)